梅露兰说:“我感觉这部电影在重新解构历史,就像个导游,引导观众看向另一个方向。”
她真正想说的恐怕是《航线》篡改明朝下西洋的历史,碍于面子说得比较委婉。
苏长青当然不苟同:“这部电影并非严肃的历史剧,只涉及特定的背景,展现当时历史全貌并不是影片的目标。”
人都是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看问题的,梅露兰说来说去离不开发言人本行:“这两年我听得最多的词是战略目标与战略能力,你这部电影似乎有意在模糊目前战略界的疑虑。”
“战略界的疑虑?你们在疑虑什么?”
苏长青当然知道疑虑什么,战略家是一伙提前十几二十年看问题的家伙,东方一个大国在高速成长,再怎么低调也没用,谁都不傻,看不见才见鬼了。
苏长青强调:“我说的是六百年前的故事,别过度解读。”
梅露兰锻炼了两年嘴皮子,可以轻松应对任何话题:“几百年又如何,历史是不断重演的。”
苏长青明白她想说什么,但显然扯远了,无论是他还是韩厂长,影片创作初衷是拍一出好看的戏,顺便搞点外宣。
他希望影评人、普通观众能将影片主题理解得尽量高大上,但不喜欢有心人这种挖坟式解读。
梅露兰干了两年发言人,思维显然有了某种固定模式,为了准确表述,她开始说中文:“你这电影中的男主爱上了一个欧洲女人,而后借助强大的航海能力开辟新航线,万里追寻爱情,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突破西方人原有认知的中国人形象,开放、开明、自信,很有魅力,也符合欧美人的审美趣味。”
她往苏长青身上贴了贴:“帅气的苏大导演把皮肤晒成了小麦色,体态健美身手矫捷,驾驶巨大的风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我相信轰隆隆的鼓声响起时,无数的女人会为之心动痴迷。”
苏长青微笑摇头道:“可你显然没有沉浸在剧情里,还有其他解读。”
“因为我早就痴迷而且拥有了,获得了免疫力,”梅露兰吻了一下他:“你只属于我,对吧?”
苏长青觍着脸也好意思说:“那当然,你应该看得出这部电影就是献给你的。”
梅露兰祖籍欧洲德国,听起来像那么回事。
“献给我?”梅露兰显然不太相信,但还是又吻了苏长青:“你这部电影重新设定了明朝舰队的价值和意义,展示的是商贸、亲善、打击海盗,显得非常正义和平,显而易见地忽略了郑和最主要的任务:建立朝贡体系,敦促万邦来朝。”
“这是船队不是舰队,”苏长青心平气和纠正道:“有些内容与主题不相关,有限篇幅内不可能面面俱到。”
“无法面面俱到,应该忽略次要的内容,而不是主要的,”梅露兰不同意他的说法:“我们这几年很认真地研究东方历史,郑和下西洋资料不全,可你别忘了他还下过东洋,目的更明确,而且只有一个。”
苏长青当然知道下东洋,明成祖曾经派郑和率领船队从宁波出海直奔日本:“我看过下东洋史料,他们是去打击海盗倭寇的。”
梅露兰立马反驳:“恐怕不仅如此,庞大的舰队跨越东海逼近日本海岸,就为了追杀毛贼?”
“当然,就为了追杀倭寇。”
船队到达时,掌握日本的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那个萌萌哒的将军。
现实中的足利义满可不是那副傻乎乎的样子,机灵的很,一见大明帝国船队来了,立刻叫人抓了二十几个倭寇首领交差。
梅露兰故意问:“你知道足利义满怎么处理了那些海盗首领吗?”
苏长青轻描淡写道:“杀了。”
“可不仅仅杀了那么简单,”梅露兰说得挺来劲:“足利义满当着郑和的面,把这些倭寇首领放到蒸笼里,活活蒸熟了献给他。”
这个有点惨,鬼子太狠了。
梅露兰微笑着问苏长青:“有没有嗅到恐惧的味道,足立义满害怕了。”
“这是你的猜测。”
“这不是显而易见吗?在强大明朝舰队面前蒸熟了同胞,你猜日本的历史学家会怎么说?”
不管怎么说郑和对这个处理还是满意的,于是任务完成回国向明成祖汇报。
明成祖也很满意,册封了足利义满,并派人给他送去玉玺、金印、豪华官服等以资鼓励。
足利义满立刻回书,向明成祖称臣:“日本国王,臣源义满。”
所以当时日本在天皇之外又有了国王,不过当时的将军和国王没有区别,叫法不同而已。
梅露兰一副讲事实摆道理的样子:“元朝两次派舰队攻打日本都没有成功,明朝一次就解决了问题,从此这个东方岛国正式承认自己是中国的藩属国,此后一直到明朝灭亡的两百多年间,中国一直是它的名义宗主国。”
元帝国的确两次伐日,第二次是遭遇台风失败的,日本称这场台风为护国神风,后来二战神风敢死队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所谓名义宗主国苏长青不太认可:“这个名不副实,而且也没人逼他们,其实足利义满一直非常期望同明朝进行贸易,郑和去之前就曾数次向明朝派遣使节,主动向明朝朝贡,但都被拒绝了。”
没想到梅露兰真的了解这段历史:“恐怕不对,明朝的确一度拒绝日本幕府称臣,不过建文帝时期就已经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了,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又封了他一次,后来足利义满死了,永乐帝还特赐谥号‘恭献’,这很有意思,你说他恭献了什么?”
“我管他恭献什么,”苏长青真的有些惊讶了:“你居然如此了解这段历史。”
梅露兰有些得意:“我都说了这几年我们很认真地研究过东方历史。”
屏幕上男主率领船员在和惊涛骇浪搏斗,苏长青不想继续聊这个:“你想太多了,说的这些与一般人的认知差距很大,也与我的电影无关。”
争论这个有意义吗?
当然没意义,不过苏长青能理解梅露兰的逻辑。
她认定苏长青能够洞察未来,费口舌谈这个无非是想说一句话:以我们的战略能力也可以洞察未来,而且还能够改变,胜利终究是我们的,追随强者才是明智选择。
说来说去还是劝苏长青识时务早日来投,这显然洞察错了方向。
临睡前苏长青上网看了国内的影评,比较两极,主流媒体还是比较自觉的,基本一片叫好,从《航线》的思想性、艺术性等等方面一通深挖,有些话夸得令人汗颜。
各大论坛的个人评价就不太整齐了,说得最多的是苏长青意淫过度篡改历史,吹的牛会让外国人笑话:“开辟航线?太丢人了,电影看一半我就脸红了。”
叫好的当然也有不少:“大家不都吹牛吗,为什么老外能吹我们就不能吹?”
于是两派人吵成一团,互相骂得很难听。
这些苏长青倒是不在乎,现在网络气氛就是如此,还是那句话,人都是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看问题,他记得钢铁侠马斯克说过:“如果有人非说二加二等于十,我会回答是的,你很厉害。”
翻阅英文主要门户,正式的影评还没出来,不过有一篇文章引起了苏长青的注意,居然把《航线》和《卧虎藏龙》聊到了一起。
《卧虎藏龙》十月份公映,前些天才下映,这部电影是中影制片的国产片,国内上映更早些,八月份就下映了。
文章作者已经看了《卧虎藏龙》,但还没来得及看《航线》,根据预告片和介绍有了些想法。
“《航线》与《卧虎藏龙》都已经牢牢抓住了西方人的目光,这两部电影不同于传统中国电影,似乎都是为西方人量身定做的。”
这个解读有些自以为是,苏长青可不是为西方人定制的《航线》。
“《卧虎藏龙》设定了两对主角、两条线索,李慕白和于秀莲是为西方知识分子准备的,他们柏拉图式的爱情、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崇高的人文境界都恰中要害,很容易就引起共鸣。
而罗小虎和玉娇龙这种敢爱敢恨、敢打敢杀的西部牛仔性格是为普通美国观众准备的,像极了美国的通俗剧,所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并不在于导演展示了多少中国元素,而在于运用恰当的方式让西方人理解并接受了这种展示。”
作者总结道:“这是一部关于江湖险恶,主人公选择退出江湖的江湖故事。”
他接着写道:“反观《航线》,这是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似乎是个类似西方大航海的激动人心故事,凭目前有限的信息还不能确定它要航向何方,但绝不是某个归隐之地。”
“无论如何这两部作品都已经成为今年电影市场上的两大亮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届奥斯卡将是他们的江湖,无人会退出。”
苏长青看罢沉默许久,最后叹了口气:“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