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分类 都市娱乐 重生光影年代

正文卷 第四百八十章 顺风顺水的航线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5011 2022-07-22 08:41

  还有不到一个月梅露兰就卸任发言人,紧接着就去履职。

  亚利桑那州就在加州隔壁,总部在亚利桑那的亚特兰大,距离洛杉矶不远。

  苏长青对梅露兰还是不错的,早早就在距离工作地不远的地方看好了一套价值超千万美元的公寓豪宅,准备送给她。

  亚特兰大和洛杉矶一样也是米国富豪的聚集地,豪宅不少,苏长青选的这套房在当时绝对算得上超豪华,虽然在四十几层搂上,却有个空中无边际游泳池,可以一边游泳一边俯瞰全城,其他方面的奢侈可想而知。

  还是那句话,金钱是感情最好的载体,送上豪华宅邸,没事能当润滑剂,万一哪天有事也是最好的纪念品,免得彻底翻脸。

  把感情和金钱挂钩当然显得市侩,但有道理,苏长青记得某个作家说的话,大概意思是:得到的东西都得付出代价,佛教里叫因果循环,统计学叫均值回归,股市叫盈亏同源,江湖术语叫迟早要还。

  江湖术语可以不信,佛祖的话总得听吧?

  本来打算把豪宅当圣诞礼物送出去,不过现在显然还不是时机,梅露兰说她还没卸任,接受礼物有可能惹麻烦,还是一个月后再说。

  这就叫依法办事,两人能就此事有商有量,也说明梅露兰对苏长青没有戒备心。

  所以苏长青不认为《航线》接下去在北美市场有可能受到打压,如果有这个苗头梅露兰会提醒。

  即便不提醒,为了避嫌也不至于对影片胡乱评论。

  仅仅金风玉露一相逢是悲催的,必须得胜却人间无数方可扭转,苏长青开动马力忙了一晚上,梅露兰很满意:“虽然我们数量严重不足,但质量很有保障。”

  实际上也不能这么说,虽然在一起往往只有数日,但加班加点996,福报还是挺可观的,如果定个小目标还可以更拼些,有无限潜力可以挖掘。

  第二天一早苏长青一边喝咖啡一边把主流媒体的影评都看了,真有点出乎意料。

  评价总体是不错的,甚至可以说很好,影片故事性、艺术性都得到了认可,他和塞隆以及众演员的表现也获得肯定,大多数文章也提到了服装、美术和音乐,水平在期望之上。

  和国内不同,基本没有几个评论纠结于《航线》开辟新航线这种问题,毕竟电影的聚焦点不是这个,被好莱坞历史观充分洗礼过的影评人和观众似乎这方面挺麻木。

  当然也可能大家一时还没搞清楚明初对标欧洲的什么时期,而且也不关心,毕竟那时还没有米国。

  没有米国的世界本来就是虚无的,与火星的历史差不多,无所谓。

  有几个词汇和表述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耳目一新”、“令人惊讶”、“颠覆”、“魅力”、“非同凡响的故事”、“感人至深”、“激动人心”、“深情”……

  令苏长青始料未及的是,貌似约好了似的,大量影评提到了梅露兰,一本正经地声称这是他的示爱之作。

  “苏长青导演试图通过这部电影,表达他对异国恋人的深情。”

  纳尼?

  “与现实高度契合的剧情,可视为公开的表白,所有了解他恋情的人都会会心一笑。”

  哪来的高度契合,凭什么会心一笑,疯了吗?

  昨晚苏长青信口雌黄,对梅露兰说这部电影是献给她的,居然一语成谶。

  既然这部电影是表白之作,当然得科普,于是他们两人前年平安夜、去年圣诞假期的种种旧闻都被翻了出来,图文并茂连篇累牍。

  甚至不止一个网站和报纸把塞隆和梅露兰的照片并列对比,声称两人长得相似。

  这是瞎了眼还是瞎了心,好好的电影居然能看成大八卦?

  苏长青非常错愕,这太意外了。

  没想到老米的影评下沉得如此厉害,率先解锁了流量副本。

  不过凭良心说,大多影评还是挺专业的,在全面分析评价了影片之后才开始八卦,拼点击率之前还残留些许坚持。

  这就更要命了,还不如粗制滥造,让人不那么当回事。

  这些娱乐化炒作原本真可以会心一笑无伤大雅,但对苏长青显然致命,八卦影评一旦传回国内,之前的控评全白费,他这个老船长要翻船。

  泰坦尼克沉了,难道平湖号也要翻了?

  其他姑且不说,苏长青甚至觉得有些辜负韩厂长所托,好好的外宣片怎么就成了这个局面?

  梅露兰倒是很惊喜,把文章连篇指给苏长青看:“舆论普遍认为你是为我拍了这部电影,真对不起,昨晚我居然有些不相信。”

  别说她不相信,苏长青自己也不信。

  他有些怀疑,自己又红有专的良心之作,怎么就被齐刷刷写成献给梅露兰的玛丽苏电影了呢?

  会不会是哪个兔崽子在背后操作?

  他立马避开梅露兰给大卫·兰道打了个电话:“怎么影评大面积指向我的绯闻,不会是你们发行方通稿炒作吧?”

  这不是不可能,只是梅露兰已经在《僵尸之地》被炒作利用过了,再来一遍的效果容易适得其反。

  大卫·兰道果然矢口否认:“发通稿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哪还敢干这种事。”

  这个苏长青不太相信,怎么就过去了,发通稿是老米的传统技能,从来不曾放弃。

  不信也没用,他没证据证明任何人花钱发了通稿。

  既然来电话了,大卫·兰道顺便报告了好消息:“《航线》昨天平安夜的上座率极高,今天开始院线都进一步增加了排片量,已经超过《杀死那个人》水平,直逼《泰坦尼克号》了。”

  也就是说不管绯闻炒得苏长青是否痛苦,这片子肯定先赚大钱了。

  大卫·兰道还进一步说:“现在口碑票房都非常好,这对奥斯卡很有帮助,这方面我有经验,预感《航线》前途顺风顺水一片光明。”

  和许多电影大奖不同,奥斯卡是看票房成绩的,商业气息非常浓,大卫·兰道是《泰坦尼克号》的制片人,当然有经验。

  放下电话,虽然没找到答案,苏长青倒也平静了许多。

  不就是个陈年绯闻么,有什么大不了。

  “也就是我这种要脸的、对作品有特别期许的人计较,其实许多电影都炒绯闻搞营销,大家看了未必当回事。”

  至于传回国内炸锅,他怀疑几年下来国内已经没有锅可炸,都是旧事热度太有限,比较讨厌的还是带偏了方向,令作品内涵失色。

  事实也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没有人找他翻脸吵闹,连柳雨菲电话里也只是淡淡说:“吃一堑长一智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算很给面子了,一切都是过去的错,而且强行相信他已经悔过了。

  然而苏长青并不承认有错,这方面他信奉一句来自宝岛的名言:即便被按住屁股,都得坚称在谈理想谈工作。

  接下去几天宣传繁忙,《航线》的口碑直线上升,讨论越来越多,而且渐渐聚焦影片本身,绯闻不出意料很快被媒体和观众抛诸脑后。

  苏长青很欣慰,都说米国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果不其然。

  当然也可以说节奏快,什么事都一阵风。

  票房当然随之节节升高,圣诞假期期间全球票房就超过了四亿美元,接下去还有元旦假,而国内还连着春节。

  十二月二十八日,本年度上映的电影尘埃基本落定,金球奖率先公布了入围名单,《航线》异彩夺目。

  。

  。

  周一拜票,故事接近尾声,悬念越来越少,推荐票、月票也越来越少,还是拜拜吧,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