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分类 历史军事 明歌

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筹练勇卫营

明歌 滚木擂石 5956 2022-07-22 03:07

  尽管向腐败势力妥协的感觉很不好,但小朱还是努力找一些快乐的事情来振奋自己。

  比如说,田妃怀孕了,这是小朱真正想要的孩子,他暗暗发誓,无论男女,都要好好待他(她)。田妃怀孕期间,小朱平时就去了袁妃那里,但一个月之后,她也怀孕了。朝臣、内阁听说后,都口头上进行了道喜活动。

  那么后宫里,筱筠问题就是小朱要面临的一个小难题。最后,还是在皇太嫂和田妃的怂恿下,筱筠成为了小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四个老婆。然后她被册封为熠圣夫人。因为夫人只是女官和妃嫔之间的封号。所以,在她的坚持下,她依然住在承乾宫内,也依然当阿萝的仆从,只不过她也有了四个丫鬟和两名太监的仆人名额。并且拥有独立的一个院落来居住。但为了不影响小朱皇帝的尊严,她一般是去乾清宫伺寝。

  这是内朝的快乐。

  外朝也有好事,通过彻查诏书修改一事,小朱有趣的发现了一条内外结交的脉络。曹化淳和温体仁。温体仁在被浙江籍官员追打时,居然跑到曹化淳的办公室内喝小酒,两人关系可见一斑。

  并且由此小朱可以推断,既然皇帝的宠臣和皇帝的近侍结交。那么内外结交的原则是否也可以以此类推呢?皇商背景的刘鸿训和周延儒,应该是和张彝宪、王坤这班人结交,因为老田家也是皇商嘛!并且前一阵子,大家吵吵嚷嚷的要搞掉阿萝和田家,最近又咋咋呼呼的要求恢复老田爵位的世袭资格。整个起哄嘛!

  孙承宗会不会和方正化呢?钱谦益会不会和高起潜呢?

  有眉目比没有眉目还烦恼,这些人小朱都不能动,只能以一种第三人的视角,来看一幕幕人间戏剧,在上演。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比较讨厌,原本以为可以通过中旨来随心所欲,但是人家大明开国太祖早就做好预防了,皇帝发中旨,仅仅限于召见、赏赐、骂人、建议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其他一切事宜,都要由朝臣写旨意,内阁做票拟,皇上红批,这套流程才算完,这是自下往上的流程。

  如果小朱有建议和创意,则需要先跟内阁协商,与内阁意见取得一致后,或者由阁臣,或者由方正化他们拟旨,然后内阁、六部科等衙门同时签押,这才可以下发。

  这就是有如受气小媳妇一般的大明皇帝,苦啊!

  如此的苦难之中,唯一可以令小朱聊以慰籍的,就是李邦华带给他的快乐了。京三营,被精简到三万来人,看到这个数字小朱实在是咂舌。

  “皇上,如若不是曾出陕的三营将士中,确实有忠勇受功者,臣这个数字还会继续缩减。”

  “够了,够了,李卿家已经替朕、替国家省下不少开支银子了。”

  小朱一高兴,竟然说出来心里话。

  “皇上,臣想,裁撤的三营军户,还应该妥善安排,因此,特意将三营历年积存、颁赏和开荒得来的土地,分了8万亩出去,用于这些人员的安置。事先亦没有同陛下请示,还请陛下降罪责罚!”

  “这说的那里话,起来,快起来。朕要赏你的。不过,先赏保举你的人。”扭头看着孙承宗笑着说:“孙先生保荐有功,赏文渊阁大学士、赐锦带彩币。”

  明代后期,凡是入阁的重臣都会相应配上某殿某阁大学士的称号,这不是实权,只是荣誉。但仍有高下之分。从高到低: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现在孙承宗的大学士封号和刘鸿训一致了,为了平衡前两天,因为刘若宰在经筵上的发言很出色,小朱特意以这个为借口,同样封钱谦益为文渊阁大学士。

  这样国家的内阁五人中,就拥有三个文渊阁大学士,两个东阁大学士了。

  李邦华为国家每年省出来22万两白银的京营饷额,自然要好好赏赏了。因为一查他的履历,他几乎都干过,地方县令、工部河务、天津巡抚、武举的考官。又是进士出身,真真是个干吏能臣。怎么安排都不过分。好在小朱又有新想法了,于是也没忙着怎么赏他,只是:

  “进李邦华总督京营军务。张庆臻督知巡捕营。”

  李邦华扶正,张庆臻去巡捕营,根本不是奖赏。因为该诏书的事情之后,这个任命早在人们的心中了。因此,孙承宗张了张嘴,没说。李邦华却很自然的领旨谢恩。这份淡然从容,正是小朱想要的。

  李邦华刚要告退,小朱抬手制止。

  “不忙,不忙,朕刚好有些事情找阁臣商量,邦华也可以听听。”

  内阁议政,皇上找人旁听已经是惯例了。内阁没当回事,李邦华却激动的很,让他坐,他也不坐,只是在阁臣后面站着。这是等级,小朱也改变不了,除非再让王坤做个马扎出来。

  “前日,内官总监曹化淳向朕建言,说京三营减了不少人马。为了拱卫京师,向朕提议筹建勇卫营。加之,天启七年尾,周先生曾提议筹练新军可一营一营的建,因为毕竟朝廷的银子太少。这都将近一年了,事儿太多,也没顾上。朕想的是现在刚好是个机会,干脆,勇卫营就按新军的法子来练。不知道,各位先生怎么想?”

  徐光启的机械化部队的建设思想,一直是令小朱很自豪的创意。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中国能有这么超前的想法。周延儒的法子,又给了国家建立新型机械化部队的可能。至于曹化淳提出筹建勇卫营,是因为这家伙这些日子,收了不少被李邦华淘汰人员的银子,准备来个换汤不换药。

  小朱却刚好得到编练新军的机会、人选。京三营每年节省的22万饷银,刚好可以筹建4000人左右的新军。

  这个方法是曹化淳的主意,所以今天他也在旁边,但听皇上的意思,竟然是编练新军,他脸上的汗开始冒了。

  呵呵,活该!小朱心里偷笑,贪污的坏处出来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拿人家手短,我看你难受不?虽说心里这么想,但毕竟是用人之际,他闯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小朱这回还是要替他擦屁股的。

  各位大臣们都没反对意见,毕竟这事早就有定论,只是一直没个合适的机会,现在见皇上拉着李邦华一起议论这事,大家都是玲珑心窍,也知道,勇卫营的主将一定是他了。

  剩下来讨论的,就是勇卫营的级别、装备、定位和兵种、兵源这些细节了。

  因为是新军,而且培训人员是为了将来可以随时扩编而准备的,因此,主将的名衔不适合用实际官职来限定。因此:

  勇卫营主将:李邦华,加定远将军衔(从三品)。

  兵源:山东、河南、河北、山西以及京师等地的军户、卫所和武举人员。并且李邦华担任过武举主考官,所以,也命他从武举中挑选出十户、百户、千户、把总之类的带队小军官,最合适。

  兵种:马、步、骑、车。没办法,尽管徐光启改进后的偏厢车很厉害,但因为这个军队的定位是军官学校了,只好现有的各个兵种都要有。原本小朱想加个水军的类别,但李邦华说他自己不懂水军,只好作罢。

  体制课程:年必十五以下,力必百五十斤以上,技必兼弓矢火砲,月自简五人,,补选锋壮丁之缺,自是人人思奋。

  这个法子就是在李邦华整顿三大营时候的政策,小朱看着惊异不已,明代就有末位淘汰制了,到来21世纪,却变成西方现今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不知道是西方人太笨,还是中国人太崇洋媚外了。

  至于年龄上,小孩子接受能力快,可塑性大。用钱谦益编纂的初萌刻本当文化课,根本就是洗脑过程,出来的人,满脑子当岳飞、祖狄和文天祥的思想,绝对没有二个心思。

  最重要的是,十五岁,练三年五载之后,才20岁左右,足可以为国家在前线上拼杀二十年的。这个太重要了,不是说十七年的时候李自成打进北京吗?到那个时候,这帮孩子也不过33岁所有,刚好是军队的骨干,即便北京真陷落了,有他们在也好帮自己逃难不是?

  训练地点:天津,这也是没可说的,天津卫现在是国内最棒的卫所,这和天津当地人的身体、文化和道德素质分不开,当然这也要得益于李邦华巡抚天津时的贡献。李邦华对这里熟悉,威望也大,选个地址训练,便于他管理。

  听到皇上要求是从娃娃抓起,曹化淳终于不再冒汗了。温体仁原本还奇怪的看了他几眼,估计是心里合计:勇卫营不是曹公提议的吗?怎么皇上采纳了,他倒害怕了呢?

  看到曹化淳渐渐恢复常态,小朱心中叹了一声:曹化淳毕竟了解我啊!就是希望我的这份真心也能换来你的那一份忠心。将来可别给我掉链子,虽然说开城门的丑事不是你干的!

  “因为都是孩子,所以,需要安置一些大人来看管一下,邦华啊,朕就从京三营里被你淘汰的人中选一些吧,这些人都授个校尉的实职,加武德将军衔吧,这些人你可要看好了,千万不能带坏了那些孩子,一旦有害群之马,立刻就地斩杀,不得有误。”被淘汰的人当中,能托上曹化淳的,都不简单,这些人的聪明劲如果用在正地方,也是需要的。况且有李邦华这个瘟神督着,谅他们也不敢太折腾。

  听到这里,曹化淳开始眉开眼笑的给小朱倒了杯茶,然后又帮他把脚底下的毛毡垫子掖了掖。一切尽在不言中。小朱呵呵笑了笑,一指他的胖鼻子。

  “曹化淳,你那个军徽的设计,朕很满意,你跟几位先生和李大人一起说说吧!”

  曹化淳的建议是,在黑布上画一个老虎头,打仗的时候包在头盔里面。大家听了之后,全当是给皇上个面子,都通过了。但小朱却加了一句:

  “包头是挺好,但也要醒目不是?干脆就作为帅令旗吧。”现在军队里面一共有五种旗最重要:

  国旗,一般上面都会写上‘大明奉旨督讨XXX’,没错这的确是现在的国旗。不过两支水师的国旗,已经都换成龙旗了。

  帅字旗,上面写‘钦定大明定远将军、勇卫营总兵、总督京营、李’、很长,很不实用,但很重要。

  帅令旗,这个就多样了,有直接一个‘李’字的,有‘勇卫营’字样的,一般是临阵决定旗是帅令旗。

  军令旗,这个格式很固定,战斗前一般会按照‘前’‘中’‘后’或者‘左’‘中’‘右’来划分战斗序列。带领各军的参将,提前将自己的姓绣在两块旗子上,然后主帅那里存一面,自己这边留一面。就算军令旗了。

  令旗,这个大小不一,一般都很小,也有长杆的,用来打旗语和传达相对隐秘的军令。

  剩下还有令牌,这个就低级了,现在令牌基本是用来杀人了。因为旗语是目前最先进的军事指挥技术。

  所以,皇上金口一开,勇卫营将来打仗时的帅令旗,就是黑虎头旗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