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分类 历史军事 大明匪军

第三百一十一章 洋和尚

大明匪军 冷俊驰 3600 2022-07-21 23:54

  由于草原上的情形渐入僵持阶段,刘天宇决意率周二牛等人北上巡行诸堡。

  吴云庭在西线,杨书亭在东线,刘天宇准备从新平堡出关,往集宁堡方向巡视,然后折而向西,往小黑河堡去。

  从王家庄出发时一百来人,抵达新平堡时已经有诸多的人手汇合,人数达到了三百余骑。

  当刘天宇出塞不久,军情司内小五满头大汗,对众参谋道:“看来最危险的不是小黑河堡,而是集宁堡。”

  “集宁堡?”

  “对。”

  小五身后站着几个参谋,每个人都是一脸焦急,几个年轻参谋举着一张图,上面密密麻麻的画满了箭头。

  “我们现在所筑的军堡几乎形成了两条锁链,虽然我们兵力不足,但两条线上的堡垒已经驻守了战兵和辎重兵,甚至还庇护了不少草原上的汉人,民夫也有一些在其中,人手够,我们战兵又强,北虏无法无视这些军堡军台,从各堡硬攻,北虏并无这般实力,如果南下断我们的补给,背后两路军堡的威胁又太大,是以他们前一阵看起来进退失措,毫无办法,现在看来,东西两路的北虏只在隐忍,他们真正的目标是破集宁堡。”

  小五说着,指向地图上的一点,说道:“西路大黑河堡,小黑河堡,一路抵新平堡的军堡很多,东路是从大青河堡,向南是兴和堡,二龙河堡,也是一条蜿蜒向南的线路,两条线路都有一个共同的交叉点,那便是集宁堡。如果打破集宁堡,我东西两线就无法交叉配合,两路配置的战兵会被隔断,北虏将不必再担心与我们战兵的会战,因为我军无法从容调集会合,将会被分割阻断,时间一久,各军堡也会因缺粮而崩溃,我们立足不住,北上战略自然失败告终。”

  一名参谋官问道:“司长,北虏有调兵的迹象吗?”

  小五道:“暂时还没有,若是有的话怎会叫大人先去集宁堡。这也只是我们推演出来最危险的局面,而且北虏再是愚钝,迟早会明白过来,如果不攻下集宁堡,北虏就会彻底被咱们困死,败亡是早晚的事情。”

  小五一脸焦急之色,道:“目前集宁堡驻军十分薄弱,因为军政司和军情司考虑此堡在中段,又偏南,现在保中只有李守义率领的一个营的兵力,还有一些辎重兵和农夫,总人数不到千人,现在担心的是北虏集结主力攻堡,并且长期断绝给养。”

  “要不要去追回大人。”有参谋担忧的道。

  “恐怕大人已经想到了集宁堡的问题,不然的话就不会选择先去集宁堡。”小五一脸羞愧的道。

  此次北上,刘天宇知道自己很可能被困,但别无选择。

  整个战场已经是一条大的锁链,集宁堡就是锁链中间的那把锁头,锁住了,北虏只能游骑南下,或是骚扰宣府地方,对大同一线没有任何办法,延绥那里的套寇闹事频率较高,就算再南下也没有大碍,朝廷不会因此而震怒。

  现在刘天宇就是要锁住北虏,困死那些蒙古人,所以维持整个战线的完整,至关重要。

  等到来年,新修的军堡军台形成了更牢固完整的防御体系,新军大量编练,骑兵加强,炮兵增加,那时候就是会战之时。

  这一段时间,只能防守住各堡,先一步站稳脚跟。

  “大人。”刚到新平堡,周二牛从侧前的道路上策马过来,禀报道:“从张家口那边的官道上过来一群泰西的和尚,我们盘问了一下,说是孙元化指引他们来王家庄投效大人的。”

  孙元化早已离开王家庄去了京城参加大考,这些泰西人通过孙元化介绍来的,自然应该是从京城过来。

  想到这点,刘天宇说道:“既然这般巧遇,将他们带过来吧!”

  侍卫和骑兵们在大道上散开,警戒行人中可能有的刺客。

  不过刘天宇本人对于这一点并不在意,寻了一个茶棚,带着周二牛等几个侍卫坐到里面。

  过不多时,一群十来人的泰西人被带了过来。

  这些泰西人没有骡马,也不曾坐车,待侍卫们盘问过,才知道这些人一路上要么走,要么搭车过来,走了七八天才从京城到这里。

  山西到宣府这里是内陆地方,百姓见识不广,信息较为闭塞,地方官对泰西人了解也不深,一路上军堡又多,这些人没少被仔细盘查,还好领头的人中有一个叫汤若望的,在京城按规矩开了路引,不然一路更加麻烦。

  到了新平堡这里,汤若望等人十分疲惫,又有些失望。

  他们感觉这里不大适合做传教的工作,同时也感觉王家庄未必如孙元化说的那样先进发达。

  半路上巧遇刘天宇,汤若望便对众人说道:“如果那位刘大人与我们此前听闻的不同,我们只能就地回转,倒也省了些道路。”

  其中一名教士说道:“我们万里来到大明,不能因为小小的挫折就放弃。”

  闻言,汤若望一笑。

  这名年轻人的传教士像他和前辈的传教士一样,年轻时都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众传教士被引领到刘天宇的面前,众人欲按大明的礼节,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诸位请坐吧!”刘天宇坐在凳子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些传教士。

  明清之季,大量的教士进入中国,有一些是真正的苦修士,不仅传教,还成立善堂,养育弃婴,成立医院,救治贫苦,成立学校,收容贫民子弟入学,然而清季时中国国力衰弱,教士中有人开始在中国作威作福,抢掠中国财富,奴役中国人如奴仆,为了发展教众而使信教者凌驾普通百姓之上,引发地方矛盾,清末义和团时,传教士很多被杀,山西这里,不少都是全家被杀,十分凄惨。

  此时大明国力尚强,远超过欧洲诸国在亚洲的势力,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诸国试探性的进攻都被击败。

  明朝南方的督抚就可以解决掉不怀好意的侵略者,在几次小规模战事后,欧洲人不得不承认大明也是一个强盛而闻名的国度。

  不少传教士写下了极度赞美大明的文章,眼前这些传教士的态度就十分恭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