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龙熊之争三百一十肃杀的冬季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胡尔哈剌趁着在后门站岗的机会将奎木特的人放了进来。
这些人人数众多,完全在胡尔哈剌意料之外,他正要喝问时,暗中注意着他的一名鞑靼人从背后刺死了胡尔哈剌。
奎木特这伙人早已经弄清楚了道路,七、八十个人没有片刻的停留直奔堆放棉衣的仓库。
仓库门口一名哨兵见一大群黑影乱哄哄的直接冲了过来,立刻高声喊叫起来:“口令!”
应答哨兵的却是“啪”的一声枪响,那明哨兵应声倒下。
枪声一响,原本寂静的营地立刻就苏醒过来。先难的是周围的两名暗哨,啪啪连续两声枪响之后,人群里立刻有两人倒下。接着军营里有号声响起,人群行动的声音在北面的营区传来。
奎木特这时突然感到有些怕了,那名鞑靼人见奎木特犹豫,也不顾他,带着人先往仓库里冲。
仓库是一间砖瓦砌成的大房间,两扇结实的花梨木门从里面杠着,看起来无法进入。
这些人早有准备,其中一人将一团炸药往门下一放,另一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火引吹燃,点着了引线。随着扑哧哧燃烧的引线,这些人四散而开。
就在第一批赶到库仓的军队出现之时,轰隆一声巨响,仓库的门被炸地稀烂。这些人一部分抵抗着赶到现场的士兵。一部分人提着大桶冲了进去。
外边的人在黑暗中相互对射了起来,里面的人将桶里刺鼻的水扑向仓库里的物资。
只听见黑夜中一人从仓库里跳了出来,喊叫了一声:‘撤。“他的身后立刻飞出一根火头红旺地火引子,仓库里立刻升腾起冲天的火焰。
这些人已经是无法撤掉了,军营里队伍调遣地十分迅,周围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尽管这些人一个也没有走掉,可严重的损失已经造成。
当第九骑镇的统制周大茗赶回营地。得知棉衣全部被烧掉后,气得他掏出枪想立刻枪毙了被活捉的奎木特。周大茗气归气。事情的紧迫他还是知道的。立刻周大茗派遣了一队轻骑迅赶往阿巴坎。
两天后,1855年1o月8日,曾国藩在阿巴坎得知棉衣全部被烧毁。这个消息让曾国藩在简陋地小木屋里楞了片刻,很快曾国藩出了第一道命令,往托锦乌梁海旗撤退。
大部队撤退不比轻骑,粮草辎重,火炮军需。一路上十万人的队伍缓慢的顺着东萨彦岭的河谷穿行。
每日夜晚,曾国藩总要凝望着夜空呆,期望能从满天的星斗中看出明天的天气。
好运不可能总是降临,1o日,天气开始转阴,11日天空中开始飞舞着雪花,寒冷已经开始侵袭这支庞大的队伍。当晚,开始出现冻死的士兵。15日部队到达托锦乌梁海旗。
当天曾国藩收到阿巴坎地情报,俄军重新占领了阿巴坎,那些曾经帮助中队的当地人遭受到大肆的屠杀。
曾国藩原本决定停留在这里,一来这里有营房供士兵居住,多少可以减少气候对部队的影响,二来。部队的补给送到了托锦乌梁海旗,虽然补给里缺少最需要的冬装,可毕竟补足了一月地口粮。三来,翰亲王的军队驻扎在伊尔库茨克,和这里成犄角之势,可以保住战斗的果实。可反复思量之后,曾国藩担心一个问题,如果遇上寒流或者大雪封锁了道路,十万大军恐怕熬不过这个冬季,到时候再缺了粮食。岂不是死路一条。这样一想。曾国藩心里凉透了,他在也顾不得其它。下令留下两个步镇和一个炮镇留守在托锦乌梁海驻地,所有辎重火炮也都留在了营地里。其他所有军队轻装往库伦继续前进。
从托锦乌梁海旗到库伦上千公里的路程,曾国藩不断加快度。部队的士兵将睡觉的毯子披在身上取暖,每到夜间每棚(相当于班的编制)的人相互挤在一起取暖,苦不堪言,有的南方人睡着以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11月2日部队走到色楞各河上游,遇上了一场暴风雨。风夹着雪狂野的在白茫茫地大地上呼啸着,士兵们连头都不敢抬起,脸上像被刀子割着。队伍不得已找到一处背风地山头躲避风雪。
第二天,待风雪过后,一清点,队伍中冻死冻伤者不计其数。
11月28日,队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库伦。在这场行军中有上万人永远留在了寒冷荒芜的漠北,军队非战斗减员一成,伤亡者合计四成以上。
面对俄罗斯广袤地国土,后勤保障永远是攻击它难以克服的障碍。相对中队在东方受到的困境,英法土以及萨丁尼亚(后来统一了意大利)联军的情况要好得多,俄国黑海舰队的覆灭,让联军的后勤畅通无阻。四国联军于1855年9月8日在围攻349日后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圣彼得堡的宫殿广场上,雪花正在飘舞,为这座巴罗克式的3层楼建筑增添了一份妩媚。它厚重长方的身躯静静地矗立在广场的后方。在宫殿堆满积雪的斜顶上,安德烈旗帜在寒风中降了下来,
这座始建于171o年的宫殿,再一次迎来了主人的更替。
人们不知道尼古拉一世的死因,但是亚力山二世大明白,当他感受到同时来自于东西方的压力时,他越明白尼古拉一世的选择,死亡其实也是一种解脱。
亚力山大二世端坐在沙皇的宝座上,打量着宫殿内众多的雕塑和绘画。金碧辉煌的宫殿给人一种迷醉的感觉,豪华艳丽的波斯地毯,摆放在室内众多的雕塑和造型古朴的铠甲,以及四周栩栩如生的油画,每一样都是平常人终身不可求得的物品,可是这一切在赐予沙皇尊贵的同时,也加重了沙皇的责任,他得应付欧洲诸国和那位趁火打劫的东方邻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