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分类 历史军事 大明小地主

第十四章 镇压民变

大明小地主 刃上S 5072 2022-02-14 17:54

  “大伙,大伙说您回不来了,要,要把地分了,单过。”青年吓得直往后缩,被王森扯住衣领,“那你有没有抢一块地?”

  “没……”青年一抬头,看到王森高高举起的马鞭,扑通一声跪下,“有,有!二少爷饶命!”

  “若无严刑峻法,何以明法纪!”王森冷笑道,回手一鞭,那青年的脸上顿时多了一条血痕,青年捂着脸,不敢有丝毫反抗。

  “参与抢地者,统统站到这里来!”想当年公司上百号硕士王森都管得井井有条,还摆布不了你们这群流民!

  王森的话带着不可回绝的霸气,一百多名灾民齐齐打了个哆嗦,乖乖的站成一排,王森的皮鞭挨个落下,“此为初犯,暂作惩处。若有下次,定让你们尝尝我王森的手段!”

  一场闹哄哄的分地风波,在王森的暴力镇压下终于解决,那些没有参加分地的灾民成了顺民,每人获得一斤猪肉,作为奖励。

  从淮安来的账房先生看到王森如此铁腕,嘴角微微一笑,上下打量了王森一眼,“孺子可教也。”

  对此事最感兴趣的便是苏秉恩,尤其是王森手持皮鞭惩处手下的时候,他几乎就要冲出去,抢过王森的鞭子,自己代劳了。

  “哈哈,此地果然好玩!”苏秉恩咧嘴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竹哨吹起来。

  对于这次小规模的叛变,王森将所有人都召集在河堤上,召开公审大会,由群众检举揭发,究竟是谁先挑的头。

  “你先说!”王森手持皮鞭,指着一个正在发抖的青年,“如果你如实禀告,就免去皮肉之苦!”

  “是,是孙宝山说的!”青年畏惧的看了站在一旁的孙宝山一眼,孙宝山登时大怒,抬手就给这青年一个嘴巴,“别听这小子胡说,不是我!”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王森的脸笑得有些变形,“孙宝山,如果你乖乖认了,我可以考虑减轻对你的惩罚。”

  “二少爷,真的不是我!”孙宝山知道王森这个人口硬心软,跪在地上装出一副可怜相,他冲参与民变的几个核心骨干使了个眼色,那几个人也忙不迭的跪下,“二少爷,都是这小子血口喷人,我们谁都没想过要分地。有官差老爷作证!大老爷,您倒是给我们说句公道话啊!”

  王森看看站在身后,一脸嘲弄的三个捕快,又看看跪在地上的十几个首恶分子,一时间竟也束手无策。

  “在下可以作证,是他们几个策划分地,还阴谋谋害二少爷,毒霸田产!”这时,站在人群中的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走出来,中等身材,白净的面庞,一双虎眼,嘴角微微上挑,穿一身破旧的短衫,指正道。

  “你有何凭据?”王森会心一笑,终于有人出来佐证了。

  “张华,你不要胡说八道!”孙宝山一见有人出来作证,急了眼,跳起来就朝张华奔过去,张华闪身躲过,“二少爷,再不锄奸,更待何时!”

  “寨民听令!拿下孙宝山一干乱党,重重有赏!”王森不失时机的喊了一嗓子,最先冲到前面的却是那些参与分地的老百姓,现在是立功洗脱罪名的时候了。

  ......

  “孙宝山,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么!”王森手持鞭子,看着被按住肩膀,跪在地上的孙宝山,孙宝山泪如雨下,没命价的叫着饶命。

  站在后面的三个捕快登时变了脸色,为首的紫脸膛张甲走到前面,“王森,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竟然敢私设公堂,欺压良善,当心官府拿你!”

  王森本想对这些人小惩大诫一番,没想到官差竟然也掺合在内,他瞪了张甲一眼,“孙宝山,你等背叛村寨,图谋不轨,现在将你们驱逐出秦山寨,永远不得回来!”

  “多谢,多谢二少爷饶命之恩!”孙宝山等人爬起来,冲王森行了个礼,连鞋子都来不及穿,急匆匆逃跑,消失在河堤上。

  三个捕快双手抱臂,冷冷看着王森,刚才那杀伐决断的模样简直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身上才会有的气势,连他们都看得胆颤,他们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小混混了,这还是那个唯唯诺诺的王森么?

  “变了变了,都变了,老鼠变猫了!”张甲摇摇头,向海州城走去。

  现在正是深秋时节,中原的粮食早已收割完毕,被驱逐的那些人如果找不到粮食,只有死路一条。

  “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延续下去,为了这些灾民可以在灾荒年头活下去,他们几个是一定要开除的。”王森心里暗念,做事千万不可心慈手软,严刑峻法才会让民心收敛,百姓才能安心劳作,若是姑息养奸,定会为将来留下祸患。

  处理完这件事后,王森开始在空地上修建更多的房屋,分给每家每户居住,对开荒的力度也大大加强,利用手头的充足的资金,他从海州城里购买了十余头耕牛,还招揽了更多的流民加入到开荒种地的大军之中。

  至于那苏秉恩,现在完全笑不出来了,王森不但要求他每日下地劳动,还拨给他五十人的小队,作为小队长,却要和这些泥腿子们一起干活,这让苏秉恩很是气恼。

  经过一番整顿之后,王森将归附来的三百余流民和以前的一百六十名流民混编成四个小队,每队一百人,分别安排杨阿山,杜忠和新提拔上来的张华作为小队长,另拨出五十人交个苏秉恩管辖,剩下的二十余人则编为后勤小队,负责全体人员的伙食柴草和牛只的粮草等事宜。

  开荒的人增多了,工作效率也大大加快,王森先期放养的一千只鸭子也长大了,王森将这些鸭子都养起来,等到来年进行大规模孵化,扩大养殖规模。

  鱼塘中也放了鱼苗,田地先期种植的油菜也已经开花,大概能赶在入冬之前收获,眼下的形势一片大好,如不出意外,油菜一项便可以获得第一笔资金支持。

  作为开荒大军的首脑,王森再也不用亲自下田劳作了,但他还是习惯性的坐在大堤上,看着手下们推着独轮车,将一车车的碎石倒进沼泽中,圈成一块块四四方方的田地,等到污水排干之后,便可以种下希望的种子。

  王森的思绪进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直到被一个洪亮的嗓音惊醒,“二少爷,知县老爷请你过去一趟。”

  “庞知县?”王森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来,看到那个紫脸膛的捕头正站在王森面前,眼中全是得意。

  王森哼了一声,跟在紫脸膛衙役的身后,向知县衙门走去。路上的人们纷纷对王森侧目而视,王森装作看不见,一直来到衙门口。

  庞知县已经在大堂上坐了很久了,见王森来到,咧嘴一笑,“王小哥,你开出多少荒地了?”

  “谢大老爷关心。”王森笑了一声,“不过五十余顷。”

  “五十顷地?不少啦!”庞知县一笑,脸上的肥肉随着笑声来回乱颤,“既如此,那本官投入的五百两,不对是八百两银子可以归还了吧!”

  “这……”王森仔细一想,既然他投了八百两银子,所要的就一定不止八百两那样简单,恐怕要狮子大开口了。

  “知县大人明鉴。”王森的眼珠转了转,笑道,“开荒甚难,百姓每天早起晚睡,兢兢业业,方有此尺寸之地。现在在下也是捉襟见肘,粮草不济,百姓们嗷嗷待哺,还请知县大人明察。”

  “既如此,”庞知县冷笑一声,“以地代银,岂不更好?本官所要不多,百顷良田便足矣!”

  “呵呵,知县大人,”王森笑了一声,这个死胖子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些银子不是知县大人的私产吧!那可是淮安知府衙门发放下来的劝民开荒的款项,怎的,大人要挪为己用?”

  “大胆!”庞知县见王森如此顶撞,抓起惊堂木重重拍了一下,“王森,你须知,若无本官赠银,你现在连尺寸之地也开不出来!还敢和本官讨价还价?若识相,马上交出百顷良田,本官饶了你的罪,若是执迷不悟,便定你个欺压良善的罪名,叫你尝尝本官的手段!”

  “大人何必动怒?”王森眼珠一转,“在下虽然愚钝,也知这知恩图报的道理,大人既然在在下危难之时解囊相助,在下早已铭记于心,可是最近天气转冷,开荒不易,还请大人略等些时日,定会将百顷良田一分不少的送到大人手上!”

  “算你识相!”庞知县瞪起小眼睛,得意的把腿翘到桌案上,“既如此,你先退下吧!别想着和我耍什么花招!”

  “多谢知县大人。”王森站起身,心里早已想好了对策。

  政治斗争的精髓在于“平衡”二字,现在庞知县对自己发难,那么最好的应对就是找到他的竞争对手,双方联手打击庞知县,达到势力均衡的目的。

  庞知县的竞争对手便是自己的父亲,县丞王镇。但是现在王镇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和睦,如果贸然拜访,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

  read3;<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