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分类 都市娱乐 摸宝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摸宝 捡漏 6191 2021-10-18 14:21

  龙城的步行街一直是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这里集合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形形色色的人混杂其中,沈文信在洋快餐店瞧见一个大约四五十岁左右的人,穿了一身民国时期的褂子,坐在附近一处阴凉处,不知从哪里搞来一张可折叠的桌子、板凳,冠冕堂皇地架起一张横幅,上书:铁口直断,一卦千金。

  字体总得来说,糊弄外行人足够了,但是沈文信一看就知道,这小子的字不怎么样啊!

  “估计是江湖骗子,现在这类人,看过几本相书就来冒充大师,也不知道谁会相信。”沈文信在玻璃窗距离他不过十米左右,能够清晰地看到一切,只是无法听清楚说什么而已。

  一会儿的功夫,沈文信大致数了下,差不多五六个人,向前占卦,还别说每次都有收获,一百、两百更有大款给所谓的大师一千!

  “赚钱的速度未免太快了吧?难道有真才实学?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心甘情愿给钱。”当然沈文信猜测估计是这位大师的口生莲花,用半懂不懂的相术知识忽悠人的吧?

  不过这类的江湖骗子出现在龙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倒是让沈文信极为不解了,按理说他应该在县级别的小巷子啊?

  抱着好奇的心思,沈文信吃完了快餐,径直走到了刚送走一名肥羊的大师面前,只见他戴着一副民国时期的圆形镜片的墨镜,配合那个时期的褂子长袍,颇有点唬人的意味。

  “小兄弟,你是占卦还是解字求事业、姻缘啊?”

  语气平缓,一字一顿地说道,让人不由心生好感,沈文信暗自琢磨,觉得这个人不简单,至少有一种让人放下戒心的能力,再普通不过的询问,以不同方式的断句、语气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显然这个人对此极为老练。

  “老先生,我占卦,不知道一卦多少钱?”

  “看你所求之事,是否诚心了,钱多钱少不是卦金的衡量标准。”

  “原来如此,老先生我占事。”

  “好的,把你的生辰、八字写上去吧。”沈文信书写之际,老先生拿出了三枚看起来有些年份的古钱币,分别是乾隆通宝、光绪通宝、宣和通宝,三枚古钱币是金钱占卦的基本要求,放入了龟壳之内,起卦!

  老先生在起卦之前,内心极其平静,把所求之事,皆灌输至卦壳之内,一则卦象出现在桌面。

  最终得出上九、六五、九四、九三、九二、初九的六爻卦象,老先生得出了卦象之后,拿着沈文信书写的生辰八字,对准《周易》内的说法,言道:“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九四:匪其彭,无咎。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沈文信听得糊里糊涂的,对这类文言文的解释,作为没有完整研究过《周易》的外行人来说,还真不知道他说什么啊,不过也明白这是民间俗称的六爻解卦。

  金钱占卦之中,起卦不难,难就难在解卦!老先生念完这些之后,又对比了些客观条件,心中大定,有了一个大致的说道方向。

  “老先生,这卦象里面到底说得是什么啊?”沈文信也不免急了起来,事关自身事业的发展,哪能不急呢?本来只是抱着看一看、试一试的想法,如今却对这方面感兴趣起来了。

  不得不说这位老先生,虽然不是相术大师,却也有点门道,至少金钱占卦的起卦手法与解卦很熟练,至少与一些寺院帮忙解签的人差不多吧。

  “你是求事业的吧?”

  “嗯,老先生难道这卦象不吉?”

  六爻卦象,基本上不说准不准,而只论吉凶,沈文信虽然没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却听老一辈谈及过,吕凤来在其小时候曾经去一些名刹求签拜佛。

  “从卦象上说,没能看出你做的是什么生意,但是诚信是做生意的首要,不然会对你的生意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你的父母对你的生意会有很大的帮助,利于你发财,最好你这个生意要做成利于大众服务的。”老先生解卦的话语很通俗易懂,相比之前《周易》的卦文,沈文信更趋于理解这些话。

  暗道:“算卦的不一定都是江湖骗子啊。”

  沈文信也许是看多了这方面的新闻,觉得凡事占卦算命都是宣扬封建迷信,其实《周易》在古代是一门技术姓的课程,很多文人都潜心研究《周易》,遇到一些难解之题,还会卜卦解出卦象意思,多一项具体的考量。

  古人有每一曰一卦的习惯,不仅仅是他们迷信,而是六爻占卦的办法有其可取之处。

  老先生见沈文信陷入了沉思,便又开口说道:“从卦象上看,你的门面朝向是东南?”

  “是啊,怎么了?难道相克?”

  “没,有利于你财源广进。”

  “那就好。”

  沈文信心定了,庆幸自己遇到的是一名较为专业的六爻卜卦师,怪不得这么多人来占卦,给的钱都不算少啊,原来有两下子。

  解卦完了,沈文信准备拿回书写的生辰八字的纸张之时,无意中触碰到了一枚古钱币。

  这枚钱币为方孔圆钱,正面用行草结合体写有“宣和通宝”字样,其中“宣和”为草书,“通宝”为行书。钱币直径29.8毫米,方孔直径7.5毫米,钱币厚度2毫米。钱币上有红斑绿锈,保存完好。

  其上悬浮了一件红木材质的宝箱,表面雕刻了呼之欲出的黄郦鸟的图案,无疑是八品宝箱。

  “这枚宣和通宝是真品?而且是价值不菲的八品级别的?”沈文信不敢相信,区区一枚铜钱价格居然会达到几十万。

  沈文信又把目光转移到了乾隆通宝、光绪通宝之上,从规格上看,乾隆通宝为楷书小平背上书写了“福”,目前的市场价值250左右。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书“桂”字,价值也和这枚乾隆通宝差不多,250上下。

  还有很多的乾隆通宝、光绪通宝,不过几块、几毛的收购价,是真品,但是价值低的原因主要是制造的质量、存世的数量、历史价值等多方面考量,乾隆通宝目前价格最高的是背宝陕局雕母,8000左右。

  光绪通宝则是背宝源局雕母,5500左右,都没有达到出现宝箱的价格幅度,所以沈文信拿起其余的通宝一点反应都没有。

  而这枚宣和通宝却出现了八品级别的,让沈文信产生了一个比较刺激的想法。

  “这位老先生的占卜水平还算不错,但是他能够料到自己的命运?”沈文信一想到这,立马就起了捡漏的心思,按理说三枚古钱币的价值,保证在几百左右已经很讲究了,可是居然有一枚如此保存完好的宣和通宝,着实让人不解。

  通晓相术的算命先生,不一定对古钱币的鉴定有造诣,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混入一枚价值不菲的宣和通宝。

  宋钱中,徽宗钱从它的制作、书法来看,都是华夏历史古钱币的杰出代表。宋徽宗从1100年到1125年在位,铸造发行了建国、崇宁、大观、重和、宣和六种年号钱,以及“圣宋”一种国号钱。

  宋徽宗年号钱的钱文版别有近百种,不少是他亲笔书写的,字体包括隶书、篆书、行书以及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他铸的方孔钱是华夏方孔钱中制作最为精美的钱币之一。因而不少的书法家也收藏他的年号钱。宋徽宗用自己独创的“瘦金体”亲笔御书了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运笔挺拔俊秀,素有“铁划银勾”之称。

  保守估计这枚宣和通宝的市场价格在三十五万左右,而且结合在湘山寺主持慧空大师在坐禅期间拿出的一件宋徽宗时期的墨宝,沈文信更加确定了。

  打定主意的沈文信,露出了算命先生看不透的微笑,说道:“老先生,您的学识真让我敬佩,让我对传统文化《周易》产生了兴趣,也有意学习占卜的技法,不知先生可否指点一二?”

  “哈哈,年轻人有好学之心,实在难能可贵,不过卜筮之道还需自己琢磨,而且老朽也只是略通皮毛,指点不敢当,不敢当……”

  “老先生太过自谦了,小子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提出?”

  “你说。”

  “小子一向敬仰像老先生这样对古典传统文化有造诣的老前辈,所以不免爱屋及乌,对这件卜卦器物感兴趣了,不知可否割爱?”沈文信如此谦卑,无非是让算命先生的警惕姓降至最低,不然如果贸然询问宣和古币的价格,那就太明显了。

  看样子,这名算命先生不是愚钝之辈,能够通晓《周易》,又经常游走于市井之间,见识过很多场面,沈文信一旦对宣和通宝产生了半点迫切的需求,算命先生肯定会察觉,但是把个体变为整体了,那么就不一样了。

  “龟壳、三枚钱币,也没多少钱,我家里面还有几个,卖给他也没什么,而且还可以大赚一笔,加上刚才的卦金,要多少呢?”算命先生内心里面权衡了一番,思考了半响,再说道:“小兄弟,你既然你这么说,我也当做一件好事,这东西你拿走吧,不过……”

  算命先生扮演了一名得道半仙的角色,谈钱的话,就俗了一些,所以并没有直言。

  沈文信哪里会不知道,掏出钱包,说道:“老先生,我钱包里面只有两千块,您看?如果不够,我再去银行取。”

  “得了,两千就两千,你我相遇是一种缘分,我可就不再多说了,龟壳、钱币拿走吧,连带卦金一共两千。”老先生心里面乐呵呵的,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是明面上却表现地很亏的样子。

  殊不知沈文信早就笑翻天了,两千买一枚宣和通宝,价值三十万!还附带了几百的乾隆通宝、光绪通宝和龟壳,这个交易值啊!

  算命先生还白白卜了一卦……

  “叫你装X,叫你装仙风道骨,宣和通宝,哥就收下了。”沈文信拿出了两千递给了算命先生,尽管内心欣喜异常,却始终没有表露,颤颤惊惊、恭恭敬敬地收好了金钱占卜的工具,放入了口袋内,在里面一只手死死地抓住宣和通宝,心情激动地无以复加。

  “老先生,保重,我走了!”

  “好,慢走!”

  一直等沈文信融入了人潮汹涌的行人群中,算命先生略微有点诧异,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

  “是我的错觉?算了,估计是今天太累了,回去之后再占上一卦吧。”

  那一卦的卦象是大凶之兆,算命先生才知道,自己被坑了,具体是什么,卦象之中并没有表明出来。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