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分类 都市娱乐 摸宝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摸宝 捡漏 5339 2021-10-18 14:21

  程阳风雨桥是建筑的集大成者,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这座横跨林溪河的大桥,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十分雄伟壮观。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与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杜撰的“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

  沈文信载着陈黎,骑行途中,聊到了有关程阳风雨桥的相关背景,这个旅游景点距离县城有20公里左右,又是搭乘了一个人,因此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才到,差不多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

  这么长的时间,单单官方式的导游口吻介绍景区,那是不太可能,不可避免地要聊些其他的,比如家庭、自身情况之类的,反正能谈的基本都谈了。

  沈文信在骑车,没考虑这么多,陈黎问什么就答什么了,比如兴趣爱好、家庭背景、户主是谁之类的都交底了。

  陈黎暗自得意,微风吹拂在脸蛋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好久没这么轻松了,顿感人生充满了希望,心胸也开阔了许多。

  终于抵达了程阳风雨桥,陈黎还沉浸在骑行的乐趣上,沈文信搭乘人的经验是完全没有的,而且距离这么远,20公里啊!

  累得汗流浃背,好在吸收了一团五品的金光后,耐力方面增长了许多,喝了几口水,缓过劲来,转身之后,一座古朴的木质桥梁呈现在沈文信面前,青山绿水木桥一切都这么和谐,体现了侗族古人的智慧和情趣。

  “太美了。”沈文信由衷地赞道,陈黎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溜到了桥梁口的通道,拿来了两张门票,说道:“售票员是我小学同学,这次便宜你啦。”

  “哈哈,跟着陈妹走,有肉吃,不论是那都是免费啊,你这个导游太称职了。”沈文信十分高兴,不仅仅是为了几十块的门票钱,而是对于陈黎这么照顾自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刚准备通过甬道,桥门口,一堆侗族姑娘穿着隆重,拦住了沈文信和一些游客的路,这个时候陈黎介绍道:“我们侗族人都是热情好客的,这是拦路酒。”

  侗妹们一边唱着侗族大歌,一边敬着游客们醇香的米酒,侗族大歌被国外人誉为“歌剧院式的享受”。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华夏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黔贵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在沈文信这个外行人听来,侗族大歌尽管好听,却一句话都听不懂啊,不由得请教陈黎,说道:“她们唱什么啊?陈妹你能够翻译下吗?”

  “大概意思就是欢迎远方来的客人,请喝下这杯酒,代表的是友谊天长地久之类的。”

  “哦,你们侗族人还真是热情好客。”

  这次陈黎也穿着侗族盛装,对一名过来敬酒的妹子说了几句侗话,那杯米酒就递给了陈黎。

  “乒乓呼!”陈黎突然冒出一句他听不懂的话,端起酒杯敬了过来,沈文信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陈黎唱的是哪一出,只好一饮而尽,说道:“你说的那话是什么意思啊?”

  “没具体的意思,就是一种起哄的叫法吧,类似于‘好样的’、‘再来一杯’。”

  喝了拦路酒之后,沈文信和陈黎进入了桥内,与露天的桥梁不同,程阳风雨桥里面犹如一个商场中心一样,舒适、热闹,有许多的本地妇女在那卖纪念品和本民族的特色服饰。

  许多的旅客路过,好奇的四下张望,古老建筑的艺术让沈文信大开眼界,没来头的对旁边的陈黎说道:“侗话的‘你好’怎么说啊?”

  “谣诶年……”陈黎说了这话,脸蛋又红了,这个细节沈文信并没注意到,随后他走到了一个中年妇女的摊位上,看了一些侗民族的工艺品,把自己刚学习的语言说了出来。

  “大妈,谣诶年,谣诶年……”语调虽然不太准确,但是中年妇女完全听得懂,站在后面的陈黎蹲了下来,大笑不止,惹得路过的旅客和周围的商贩侧目不已。

  “你笑什么啊,谣诶年不是你好的意思吗?”沈文信瞧见了中年妇女似乎脸色不善的样子,又看到陈黎不顾淑女形象的大笑,一溜烟跑了,也没机会询问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落荒而逃的沈文信,出了程阳桥之后,蹲坐在出口前等待着陈黎,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不一会儿陈黎来了,沈文信有点气愤地道:“谣诶年不会是骂人的话吧?怎么那个大妈这么生气,不是我跑得快,估计会抄起扫帚打我了。”

  “哈哈……”陈黎一个劲地笑,全然无视沈文信的问话,无可奈何的他也没办法了,继续与陈黎逛着桥对面的村寨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程阳桥这边的村寨较多,人流量很大,走在乡间小路,一步一步登上了一个类似于天梯的走道,中间位置处,有一座茶舍。

  “陈妹,口渴吗?我们去喝杯茶吧,你们这的茶叶不是很出名吗?”

  “嗯,喝完茶,我们去附近吃饭?”风景区有许多的饭店,虽然不是正宗的侗族菜色,但是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

  “那去前面哪家‘好友缘’饭店吧。”他们从这边走的时候,有一排的什么农家乐饭店,生意还挺不错的样子。

  陈黎却道:“那些饭店都是外地人办的,没有当地的特色,等下我打电话问下程阳的同学,叫他们多炒几道菜。”

  “会麻烦吗?”

  “没事,我那个同学和我关系不错,就是售票的那个啊,他家也在这附近,不会太麻烦的。”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也不容易来一次侗乡,自然要吃正宗的侗族美食。”两人喝了几杯侗乡春绿茶,类似于毛尖吧,入口甘甜回味无穷。

  这个地区的气候适宜,又多是山丘,适合一些品种较好的茶叶,听陈黎介绍,许多的村寨都大规模种植茶叶,县政斧又大力扶植这个产业,所以大家的收获都不错的样子。

  品茗之中,沈文信对陈黎的了解越来越深了,有此佳人陪伴着实不易啊!缘分这种东西很难说。

  谁会知道,在侗乡会碰到这么一个导游呢?不过那句“谣诶年”到底是什么意思?

  喝了一会儿的茶,气力恢复了不少,沈文信跟着陈黎来到了一家吊脚楼,侗人的住宅都是吊脚楼,下面是喂猪或者存放农具的,上面则是大厅、房间,木质结构的建筑,冬暖夏凉,比城市里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舒适多了。

  来到这里的时候,男主人是一名四十多岁的农民,身材不高不矮,却显得很精瘦,黝黑的皮肤,说明经常下田务农,叼着一根烟,看到沈文信到来,立即过来招待。

  而女主人则在厨房炒菜,大厅内只有男主人,看样子陈黎的同学好像也在里面帮手。

  沈文信拿出一包芙蓉王香烟,递了一支给男主人,说道:“伯父,打扰了,请抽烟。”

  “太客气了,拿这么好的烟,坐,有什么打扰的啊,都是自己人嘛。”

  一番客套之后,不一会儿一桌子的菜就上齐了,陈黎是提前通知的,所以准备的很充分。

  这个时候一家子都上桌了,女主人说道:“欢迎贵客啊,我们没什么好菜,随便吃点。”

  “很丰盛啊。”桌子上有土鸡火锅汤、侗族酸肉、酸鸭、鱼生……

  沈文信每一样都尝了一些,虽然那种侗族特色的菜,开始有点不习惯,但是吃进去之后,还是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伯母,您做的菜真好吃。”

  “多谢夸奖。”

  一群人其乐融融,陈黎与其同学交头接耳,时不时发出银铃的笑容,她的同学单论长相的话,处在中庸水平,但是胜在肌肤如雪。

  也许是这个环境下,才养得这么白嫩吧。

  不可避免的,沈文信遇到好客的侗族男人,劝酒是其中好客的体现,沈文信因为十分尊重他们的风俗,所以来者不拒,好在男主人并没有死命地敬酒,使得沈文信还保持着清醒。

  女的吃完饭,到后面聊天的时候,还在餐桌喝酒的两人,聊起了一些奇闻趣事,沈文信话锋一转,问道:“伯父,您能告诉我‘谣诶年’是什么意思?”

  “谁教你的啊?”男主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答非所问。

  沈文信如实说道:“陈黎呗,他说这句话是‘你好’的意思,可是我在桥上跟一名侗族大妈说了,却得到比较激烈的反应,我差点被打。”

  “哈哈……”

  如同陈黎一样,男主人也是光笑不说,最后停止了笑容,又问道:“你和陈黎是什么关系啊?”

  “准确的是说导游和旅客的关系,不过一番接触下来,我觉得她为人不错,算是朋友吧。”

  “哦,原来如此啊,陈黎这个孩子是个好女人,你可要珍惜。”

  什么跟什么啊,沈文信更加迷糊了,中年大叔这话略有深意啊!最终沈文信还是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